电子科技大学为中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邮电领域唯一“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
被江泽民同志誉为“我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电子科技大学包括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秉承“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精神。
电子科技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称为著名的”两电一邮“,为中国邮电系统学科的最高学府之一。中国电子信息领域、邮电领域唯一“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科研经费居电子信息领域、邮电领域全国高校第一。
据电子科技大学校园网资料显示,在校各类全日制普通学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9月,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 ,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
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
学校成立以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进程,先后归属二机部、一机部、三机部、四机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负责管理。
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1961年,划归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
1970年,划归四机部和解放军总参通信兵部共同管理。
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成电”一直沿用。
1997年,首批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1998年,国家冶金部所属成都冶金干部管理学院并入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独立建制划归教育部管理。
200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006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签署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协议。
2011年,电子科技大学获批准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标志着学校面向社会应用的实践教育的全面加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截至2013年底,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余人, 教授398人。拥有一支包括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其中“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3位),22位长江学者,16位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7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在内高水平师资队伍,设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林为干、陈星弼、李小文、李朝义、张景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李言荣
优秀教师:
称号 | 部分优秀教师名单 |
---|---|
全国优秀教师 | 张怀武,蒋亚东,傅英定 |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 彭启琮,黄廷祝 |
全国劳动模范 | 林为干,刘盛纲 |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 傅英定,邸爱英 |
学院代号 | 成立时间 | 学院名称 |
---|---|---|
00 | 2009年 | 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 |
01 | 1994年 |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02 | 1992年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
03 | 2001年 |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
04 | 2001年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
05 | 2001年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
06 | 1994年 |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07 | 2001年 |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
08 | 2001年 |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09 | 2001年 |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10 | 2009年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11 | 2007年 |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12 | 2006年 |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13 | 2001年 |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16 | 2009年 |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17 | 2011年 | 电子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18 | 2012年 | 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19 | 2012年 | 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
20 | 2013年 | 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 |
21 | 2013年 |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
22 | 2011年 |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
24 | 2003年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
26 |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
26 | 2007年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 |
2002年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独立学院,) | |
2001年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独立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校园网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硕士(含13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6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13个;本科专业5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特色专业22个,此外电子科大MBA位居全国前列。
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临床医学。
附:电子科技大学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一览表(2012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2011年)。
各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
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国家重点学科(6个):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
电磁场与电磁波、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
计算机应用技术、光学工程
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共建设了: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数学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成都)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级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通信与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学生工程训练中心等8个四川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一个管理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国家级培养实验区。
国家精品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电子测量原理、离散数学、电磁场与波、计算机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数学建模、现代电子技术实验、自动测试系统、组织行为学。
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聂在平)
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康凯)
神经信息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尧德中)
微波材料与器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张怀武)
光纤传感与通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饶云江)
官方评估
2009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直属69所高校整体绩效评价中名列第5位。
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电子科技大学2个学科排在前5位,5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在第1位。
代码 | 学科名称 | 排名 |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1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
0803 | 光学工程 | 7 |
0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
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10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 |
1205 | 工商管理 | 17 |
0835 | 软件工程 | 34 |
竞赛获奖
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及交叉学科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际大专辩论赛等国内、国际比赛中成绩斐然,其中2011、2012连续两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特等奖,2010、2012年两次获得亚太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总决赛冠军,2009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唯一特等奖——“NEC电子杯”,2005年获得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
就业形势
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需求旺盛,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本科生国内外深造比例在50%左右。毕业生遍及国家电子信息科技领域和军事电子研究的各种重要岗位。从就业单位分布的地区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成为该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城市。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该校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营企业、金融机构、行政机关等。
学校建成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品牌专业,拥有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国家工科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0余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重点实验室与协同创新中心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备注: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2012年度信息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3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参选,其中仅8个被评估为优秀实验室。)
极高频复杂系统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863计划强辐射重点实验室
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核心军用电子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
据校网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3个学院(部),另有示范性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 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所(院、中心)、实验室39个。
图书馆馆藏总量达983万册,其中纸质文献261万册,数字文献722万册(其中学位论文366万册)。网络学术资源系统达66种,含170余个数据库。自建大量特色数据库,如该校SCI论文查询系统、该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成电人著作收藏库、重点学科导航系统、教学参考书系统、中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西文期刊和会议录导航系统等。
学术刊物
理科类学术刊物:《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科类学术刊物:《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校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构建“三足鼎立”(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架构,2010年度科技经费达到8亿元,自“十一五”到2012年,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7项、部省级奖励80余项,发表论文(专著)15000余篇(部),申请专利1000余项。
科研经费增长情况
年份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经费(单位:亿) | 3,78 | 4.38 | 6.72 | 6.91 | 7.23 | 10.00 |
学校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保持着密切友好的联系,每年主办十余次国际学术 会议,选派大批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学校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校期间都可以申请出国留学,交流学习或联合培养。英特尔、微软、TI和IBM等跨国公司也在该校设立了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奖学金项目等,直接参与该校的人才培养。
职位 | 姓名 |
---|---|
校长 | 李言荣 |
副校长 | 余敏明,马争,王厚军,朱宏,熊彩东,杨晓波 |
党委书记 | 王志强 |
党委副书记 | 罗佳慧,王亚非,申小蓉 |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
吴,立人 | 1956,6-1958,1 | 邹寿彬 | 2001-2009.6 |
王甲纲 | 1978,5-1983,4 | 汪劲松 | 2009,7-2013,1 |
顾德仁 | 1983,4-1986,4 | 李言荣 | 2013,4- |
刘盛纲 | 1986,6-2001,4 |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
吴立人 | 1956,6-1959,1 | 原钧 | 1983,7-1986,4 |
蒋崇璟 | 1959,2-1960,7 | 张中瀛 | 1986,4-1988,10 |
孙泱 | 1960,7-1962,7 | 王明东 | 1990,5-2001,4 |
羊君度 | 1965,3-1971,3 | 胡树祥 | 2001,4-2009,7 |
庄玉铭 | 1973,7-1981,2 | 王志强 | 2009,7- |
宋大凡 | 1981,2-1983,7 |
成电精神:求实求真、大气大为
办学理念:大师、大楼、大气、大为
办学特色:服务国防建设,形成优势学科;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校徽:整个画面呈圆形。寓意凝聚、圆满、至善。蓝色寓意学校环绕于科技的海洋,学校是创新人才的基地。1956,为建校日期。深蓝轨迹,寓意高新技术源头。橘红轨迹,寓意电子科大人豪迈的气概和蓬勃的朝气。构图以“e”(Electronic电子的缩写)为核心,幻化成两个极具动感的圆弧,团结在UESTC周围,象征电子科大人进取、拓新的精神。
成电讲坛
学校2003年推出的大型素质教育报告会,它的定位是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学术交流,拓展知识视野,开拓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营造学校里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成电讲坛的主题为:科技、文化、青年、未来。讲坛邀请国内外注明专家、教授和知名校友,阐释奋斗与挫折,解读成功与失败、树立典范与楷模。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先生、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作家阿来、剧作家沙叶新……都曾登临讲坛,与同学们零距离沟通。
学校构建了多方位、立体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为在校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科研、文化活动,主要品牌包括了成电讲坛、学生会、学生社团(各类社团总计60余个)、大学生艺术团、辩论赛以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
兴趣爱好类社团:
青年志愿者协会、军事爱好者协会、铁达尼社、足球协会、混音器乐社、跆拳道协会、英语协会、体育舞协
科技学术类社团:
微软技术俱乐部、腾讯俱乐部、通信协会、IC科协、栋力无限、数模学社
理论研究类社团 :
青年读书协会、心理协会、管理实践联盟、电子商务与政务协会
校园格局: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占地800余亩,清水河校区占地3000余亩(同时,成都市政府把清水河校区成灌高速一侧的1200余亩的绿地交付电子科大使用和管理,清水河校区实际面积近4300亩),其中清水河校区将建设成为中国高校中第一座数字化校园。正逐步成为主校区的清水河校区总建筑面积约70万㎡,种植银杏、楠木、香樟、水杉、桂花等各类乔木2万多株,基本建成数字化绿色校园。学校建有现代化的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游泳池、健身馆等体育设施。
主楼:电子科技大学主楼方案强调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继承原老校区主楼风格、体量与尺度等建筑语言 的基础上,拓展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形成电子科技大学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主楼用地位置在清水河校区中部的中心绿地和南入口广场绿地之间的校园南区的中轴线上,具有重要的景观特征。在这个地势相对开阔平坦的位置,主楼的设计力求体现“厚重、大气、典雅”的建筑特色。主楼建筑内主要设有校机关及直属单位行政办公用房,档案馆(档案存放管理)、数字化校园总控制中心、研究生院和部分院系的办公、教学、科研、实验用房。主要分为校行政办公区、数字化校园总控制区、档案馆区和学院区等相对独立的使用区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集办公、档案、信息控制、教学科研及实验等于一体的教学办公大楼之一。主楼建筑工程荣获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图书馆: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由沙河校区及清水河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馆舍总面积66974平方米,读者座位总数6600个,各类研修间108间。沙河校区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馆舍面积14974平方米,由沙河阅览部作为沙河校区图书馆主要的对外服务窗口。清水河校区图书馆于地处校区中心位置,建筑面积52000余平方米,作为主馆和沙河校区分馆并行使用。主体是一座八角型的阅览大楼,另有业务办公楼、学术报告厅两座附楼与之相连;正面建有时间广场,不远处是占地约800亩的中国二类珍稀植物保护区;馆舍紧邻200多亩的湿地公园及活水湖泊,背倚大型森林公园,草长莺飞,风光秀丽。
品学楼:清水河校区品学楼是本科生上课的地点,A、B、C三栋高楼彼此 串联,在空中俯瞰,俨然一个“品”字。这“品”不仅仅是一种造型,更是一种态度。正是电子科大教授老师们对科研教学的“品”、电子科大学子们求知笃学的“品”,造就了成电的辉煌。学生们抱着渴望知识的心思在楼内找寻教室之时,其足迹绘出的便是一个大大的“品”字。
体育馆: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工程坐落于成都市高新西区,工程南侧紧邻IT大道,工程北侧为学校主楼,东侧为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其中体育馆建筑三层、局部四层,建筑面积29786平方米。该馆为甲级体育馆,可进行全国性和单项国际体育比赛,集体育项目比赛、练习和群众体育锻炼、师生集会等功能为一体。建设单位为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监理单位为四川飞红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体育馆(含游泳馆)工程获得2012~201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工程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举办多场2011—2012赛季全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及该校开学典礼等多次大型活动,提高了该校教学硬件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沙河校区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国内电子信息领域数目最多的院士在此执教,培养出了大批IT领域的杰出人才。很多学者、科学家已经成为欧美名校、国内985大学信息学院、政府研究所的科研领头人;在信息产业的聚集地——硅谷、国内的国防战线上、以及创业板上也同样活跃着大量的电子科大校友(其中已有九人挤进福布斯,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电子科大校友的珠海元盛、上海蓝光科技等等另一批企业也陆续上市筹备中)
姓名 | 职位 | 姓名 | 职位 |
---|---|---|---|
贾廷安 | 总政治部,副主任,陆军上将 | 穆若志 | 二炮装备部原副部长,少将 |
席政 | 西安测控中心副主任(基地副,司令员,),正军级少将 | 张源明 | 总装部,少将 |
涂元季 | 总装备部,研究员,国防科工委,高级工程师,曾任,钱学森,秘书,文职,少将 | 王庆宗 | 总装部,少将 |
黄代培 | 曾任海军装备部政治,海军少将 |
姓名 | 职位 | 姓名 | 职位 |
---|---|---|---|
刘盛纲 | 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和国五十位著名科学家之一 | 李言荣 |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
李小文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所长 | 周炳琨 | 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电子,学家 |
张煦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蒋华北 |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正教授 |
姓名 | 职位 | 姓名 | 职位 |
---|---|---|---|
陈营官 | 原福建省,省委常委,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王吉来 | 国家,计量局,副局长 |
宋绍华 | 原山西省政协副主席 | 贾同金 | 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司长 |
周子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 | 苟仲文 | 北京市副市长 |
郝康理 | 四川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 吴信宝 |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 |
赵爱明 | 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王怀臣 | 四川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
张旭明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报社,社长,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理事长 | 何健 |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 |
张蓉芳 | 全国青联副主席,国家体总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 | 左正 |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都市公安局,局长 |
金湘军 | 广西,防城港,市委书记 | 陈荣水 | 福州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 |
唐小我 |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 | 卢铁城 | 原四川大学党委书记 |
曹国民 | 贵州省信息产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 张飙 | 《科技日报》,总编辑 |
姓名 | 职位 | 姓名 | 职位 |
---|---|---|---|
丁磊 | 网易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前,中国首富 | 张冬辰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
孙亚芳 | 华为公司董事长,荣登“2011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榜首 | 胡爱民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
任宇昕 | 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 | 王东升 | 京东方,电子科技集团董事长 |
李正茂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副总裁 | 花欣 | 迈普,集团董事长,入选,胡润,“慈善榜” |
刘飞,摩 | 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亚太区总裁 | 邬江 | 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 |
李世鹤 | 大唐移动,通信集团副总裁,中国3G之父 | 肖鹏 |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
刘永言 | 希望集团,董事局主席,前中国首富 | 何然 | 国腾集团,总裁 |
郭爱平 | TCL集团高级副总裁,TCL通讯总裁 | 邓长儒 | 总装备部,电子信息部总经理 |
张正贵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董事长,中国改革十大杰出人物 | 梁荣 | 康佳集团,前总裁 |
王凤朝 | 长虹集团,执行总裁 | 王德铭 | 启明,软件CEO,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之一 |
李晓平 | 深圳,卓越集团,总裁 | 王柏华 | 浪潮软件,CEO,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之一 |
姓名 | 简介 |
---|---|
翟永明 | 意大利国际文学奖,中国十佳女诗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之一 |
郁可唯 | 天娱传媒,滚石,唱片内地主力女歌手 |
通信
学院是电子科大最牛的学院,除了它本身师资力量雄厚外,实验室就撑起了“半壁江山”,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信抗干扰技术公家及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其中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于1990年12月、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国的海底光缆多半都是出自这个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该学院的下属的通信工程专业还在2008年率先通过了教育部的评估,被评为第一批特色专业。这个学院的人大多被中国电信、IBM、INTEL、MOTOROLA等大公司录用。
电子工程
学院是电子科大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学院。学院的微波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许多老师都在意大利宇航局、德国慕尼黑大学、韩国岭南大学、美国Intel公司、韩国三星公司、俄罗斯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新华科技(深圳)公司交流过。电子实验中心及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也是藏龙卧虎。索尼公司的上海研发中心招收的人员中,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的人数最多,其次就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了!这个学科的人很容易进入各大通信公司、手机商,是属于最多元化的专业。
广电信息
学院在光通信、光纤传感、激光技术和器件、信息显示、光电成像、集成光学等方面独步“武林”,每年都是西门子、强生等大公司来招聘人才,也和四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一个工程中心有很大关系。光电信息学院的同学捣鼓各种医疗器械的比较多,比如心电图仪、内窥镜子类等。不要小看这些东西,在电子仪器里,这一块的利润要超过手机和照相机的,而且市场巨大。此外,各种光纤产品和激光产品也非常热销。
刚上大一的时候来这里找同学,真的是好远好远好荒凉,在这里估计一年可以省好多生活费,因为真的很远很偏僻。不过现在这个学校全部都升一本了,而且朋友说本校本科生保送研究生特别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