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学校大全成都小学大全成都金建小学

成都金建小学

  • 地址:沙河源街办古柏路53号川建社区
  • 电话:83129372-803
  • 邮编:610081
  • 网址:
  • 附近地标:沙河源
点击查看“成都金建小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简介

凤凰山下,沙河之畔,成都市金建小学沐浴在蓉城之北阳光雨露之中。金建小学建于1957年是金牛区第一所从企业剥离的直属学校,占地7796平方米。绿树、鲜花簇拥着美观大方的教学楼和宽敞的塑胶操场,近千名学生在这广阔的天地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四十多位教师为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学生在这里辛勤耕耘。

师资力量

教育思想现代化。为促进不同类型和具有不同发展潜力的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学校积极探索建立适应个体差异的现代教育体系。在全校教职员工中树立终身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思想和创新教育思想,形成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

师资队伍现代化。学校领导班子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政策,具有现代教育思想,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遵循教育规律,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对学校进行科学管理。现有教师39名,大专及以上学历92.3%,学历达标100%。其中有获得区级以上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及中青年骨干教师二十余人。学校想方设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教育管理现代化。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遵章办事,凡事强调事前有规划,过程有记载,事后有总结。不断细化德、体、卫、教学、安全、档案等工作的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效益有明显的提升,受到社会、家长的好评。

办学条件现代化。近年来,区教育局和学校投入上百万资金,使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有齐备的功能室,且每个教学班均配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学校还有两套电子白板等多媒体现代化设备,并与校园局域网联网,为班级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信息化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金建这块育人的沃土上,全校师生众志成城,以绿色学校为载体,以责任意识为核心,以实践能力为重点,播种的是希望,浇灌的是智慧,撒播的是关爱,耕耘的是明天,收获的是阳光下那一缕最美丽的微笑。

荣誉

学校创办五十余载,含英咀华,厚积薄发,数易其名薪火相传,逐步形成了以“明礼 善学”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体系。学校先后被评为“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区优秀文明单位”、“区校风示范学校”、“区示范家长学校”等。   学校坚持以绿色学校为载体,以责任意识为核心,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四川省档案管理二级单位”、“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教育宣传先进单位”、“成都市合格职工之家”、“金牛区优秀文明单位”、“金牛区校风示范学校”、“金牛区绿色学校”、“金牛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用一张张废纸、一个个废瓶建立起了全区闻名的“绿色银行”,涓涓细流汇成河,孩子们利用“绿色银行”的资金建成了“金苗园”、“童辛园”。学校开辟了特色劳动实践基地,为孩子们动手、动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让学生成才,放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宗旨始终激励着金建人勃发奋进,使学校成为育人的沃土、创新的起点、成才的摇篮。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5-05-16 04:15:20发表

    小的时候觉得学校好大啊
    长大以后
    觉得学校怎么看起来这么小了呢……

  • 匿名
    2015-05-15 10:44:14发表

    这是成都市区现存的唯一一家民办小学了,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
    之前都没有想到在现在这么时代化的广场高楼下还隐藏着这么一所略显得不太合调的学校,但是在市区内由于唯一,也是声名远播。第一次去的时候的时候,在手机地图的引导下,还是差点错过,就在从江夏桥过去方向的和风创意广场第一幢楼的脚下,从快餐店边上的小巷进去就能看到已经有些破旧的牌子。
    看过这里的课表,相对于其它学校,这里开始得没那么早,下午也会在5点左右清校,中午午饭的点也稍微早一些,上午三节课后11点就是午饭,中午的时候老师一般也会讲解下作业、试卷。
    学校看上去确实是民办的味道,教室显得破旧而简陋,连桌椅也缺乏亮堂的感觉,倒是有一大群活泼的学生,也不都是外地人,外来务工人员为主,问了问,也有个别的宁波和周边的。
    现在学校还有五、六两个年级,接下来如果没有很多的生源,在校生应该会逐渐减少,然后这个学校就会不在这里了,是没有了还是搬去鄞州,这个就不知道了。
    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近些年已经保持基本稳定,也就是说外来务工人员需要的教育资源也相对稳定,而现在市区的民办学校也是越来越少,基本都是公办或者民办公助的模式,民办学校也依照地域的特性而主要分布在周边区域,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平衡教育资源,正是推动美丽宁波建设的关键一步。

相关新闻